防爆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气体传感器技术。当空气中存在可燃气体时,传感器内部的化学或物理反应会触发信号变化,例如催化燃烧式传感器通过可燃气体燃烧释放热量导致电阻变化,而红外传感器则利用气体对特定光谱的吸收特性进行检测。这些信号被转换为电信号后,经内置电路处理并传输至控制终端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类设备通常配备高灵敏度传感器,能够检测低至爆炸下限(LEL)级别的气体浓度,例如甲烷的检测范围可覆盖0-100 LEL,确保在气体浓度接近危险阈值前发出预警。
在防爆性能方面,设备需严格遵循相关防爆标准。其外壳采用高强度、耐腐蚀材料(如铝合金或不锈钢),并通过特殊密封工艺防止火花或高温部件暴露。例如,隔爆型设计通过金属隔爆外壳将可能的火花封闭在内部,即使内部发生爆炸,也不会引燃外部环境;本安型设计则从电路根源限制能量,确保无论正常或故障状态下均不会产生点火能量。此外,设备还集成了温度、压力等多重保护机制,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设备失效。
防爆可燃气体检测仪的校准方法:
-确保校准所需的工具齐全,如标准气体发生器、标准气体、校准仪器以及连接管路等。
-检查可燃气体检测仪的传感器、连接管路等部件是否完好无损,以及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。
-将可燃气体检测仪置于无干扰的环境中,确保周围无其他气体干扰。
-使用标准气体发生器通入零点气体(通常是清洁空气或氮气),并调整流量至适当值。
-等待可燃气体检测仪示值稳定后,按照说明书中的步骤将示值调为零。
-在完成零点校准后,可以再次通入零点气体进行验证,确保可燃气体检测仪的显示值已经准确归零。
-如果需要更准确的校准,还可以进行示值校准。这通常涉及使用不同浓度的标准气体来测试和调整检测仪的读数。
-管理人员在取得校准报告之后,也要做好记录,以备下一次记录管理,方便日后的使用。